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Tetradecyl Dimethylamine CAS112-75-4
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(Tetradecyl Dimethylamine)
概述
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,英文名 Tetradecyl Dimethylamine,CAS编号为 112-75-4,是一种重要的有机胺类化合物。它在工业、化工、医药及日用化学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,尤其作为表面活性剂、乳化剂以及合成中间体等方面表现突出。
该化合物属于叔胺类结构,其分子式为 C₁₆H₃₅N,由一个十四烷基链与两个甲基连接于氮原子上组成。这种结构赋予了它良好的疏水性和一定的极性,使其在多种化学反应和配方体系中具备优异的性能。
化学结构与性质
分子结构
项目 | 内容 |
---|---|
中文名称 | 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 |
英文名称 | Tetradecyl Dimethylamine |
CAS号 | 112-75-4 |
分子式 | C₁₆H₃₅N |
分子量 | 约 241.46 g/mol |
结构式 | CH₃–CH₂–(CH₂)₁₂–N(CH₃)₂ |
物理性质
性质 | 数值/描述 |
---|---|
外观 | 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或固体(常温下为液态或蜡状固态) |
密度 | ~0.83 – 0.86 g/cm³(20°C) |
熔点 | 约 20 – 30°C |
沸点 | 约 290 – 300°C(常压) |
溶解性 | 微溶于水,可溶于、、氯仿等有机溶剂 |
折射率 | ~1.44 – 1.46(20°C) |
pH值(1%水溶液) | 约 10 – 11(弱碱性) |
化学性质
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基于其叔胺结构,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较强的亲核性和碱性。它可以参与以下主要反应类型:
- 季铵化反应:与卤代烃反应生成季铵盐,如与氯甲烷反应生成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。
- 酸中和反应:与无机酸(如盐酸、硫酸)反应生成相应的胺盐。
- 氧化反应:在强氧化条件下可被氧化为亚胺或硝基化合物。
- 络合反应:能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。
制备方法
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通常通过 烷基化反应 合成,主要由脂肪族伯胺、仲胺或氨与适当的烷基化试剂(如卤代烷)反应制得。
常见工艺路线
原料 | 反应条件 | 产物 | 特点 |
---|---|---|---|
十四烷基溴 + 二 | 回流加热,催化剂存在下 | 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 | 收率高,适合工业化生产 |
十四烷基氯 + 氢氧化钠 + 二 | 高温高压 | 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 | 成本较低,副产物多 |
直接胺化法 | 使用负载型催化剂 | 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 | 绿色环保,但技术要求高 |
应用领域
表面活性剂与清洁产品
由于其两亲结构,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及其衍生物广泛用于表面活性剂的合成,特别是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中。例如:
- 季铵盐类杀菌剂
- 洗发水、护发素中的调理剂
- 织物柔软剂的主要成分之一
医药工业
该化合物可用作中间体,参与多种药物的合成过程,尤其是在抗菌、抗病毒类药物的研发中。其碱性特性也有助于调节制剂pH值,提高药物稳定性。
日用化学品
在个人护理品中,它主要作为乳化稳定剂使用,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感和储存稳定性。
工业添加剂
- 在润滑油中作为缓蚀剂
- 作为油田化学品中的防腐剂与分散剂
- 在涂料与树脂中用于改善附着性和稳定性
安全与环保信息
毒理学数据
项目 | 数据 |
---|---|
LD₅₀(大鼠口服) | >2000 mg/kg(低毒) |
皮肤刺激性 | 轻微刺激,需避免长时间接触 |
呼吸道刺激性 | 低浓度下无明显影响,高浓度可能引起呼吸道不适 |
环境影响
- 生物降解性:在自然环境中可缓慢生物降解,建议进行废水处理后再排放。
- 生态毒性:对水生生物有一定毒性,应避免直接排入水体。
安全防护措施
- 储存时应远离火源与强酸、强氧化剂。
- 操作场所建议配备通风设备。
- 接触时佩戴手套、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。
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
全球市场概况
近年来,随着表面活性剂行业的发展,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的需求呈现稳步增长趋势。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2024年,全球年产量约为 2万吨以上,主要生产企业集中在中国、印度、欧洲等地。
工业添加剂
- 在润滑油中作为缓蚀剂
- 作为油田化学品中的防腐剂与分散剂
- 在涂料与树脂中用于改善附着性和稳定性
安全与环保信息
毒理学数据
项目 | 数据 |
---|---|
LD₅₀(大鼠口服) | >2000 mg/kg(低毒) |
皮肤刺激性 | 轻微刺激,需避免长时间接触 |
呼吸道刺激性 | 低浓度下无明显影响,高浓度可能引起呼吸道不适 |
环境影响
- 生物降解性:在自然环境中可缓慢生物降解,建议进行废水处理后再排放。
- 生态毒性:对水生生物有一定毒性,应避免直接排入水体。
安全防护措施
- 储存时应远离火源与强酸、强氧化剂。
- 操作场所建议配备通风设备。
- 接触时佩戴手套、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。
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
全球市场概况
近年来,随着表面活性剂行业的发展,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的需求呈现稳步增长趋势。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2024年,全球年产量约为 2万吨以上,主要生产企业集中在中国、印度、欧洲等地。
主要生产商(部分)
国家/地区 | 公司名称 | 年产能(吨) | 特点 |
---|---|---|---|
中国 | 山东华鲁恒升集团 | 5000+ | 规模大,产业链完善 |
印度 | Alkyl Amines Chem Industries Ltd. | 3000+ | 出口导向型企业 |
欧洲 | BASF SE | 2000+ | 高附加值产品为主 |
美国 | Stepan Company | 1500+ | 注重绿色环保工艺 |
发展趋势
- 绿色化生产:采用更环保的催化体系与溶剂,减少三废排放。
- 功能化改性:通过引入其他官能团提升产品性能,拓展应用范围。
- 定制化服务: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不同纯度、规格的产品解决方案。
常见问题解答(FAQ)
问题 | 回答 |
---|---|
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是否易燃? | 属于可燃物,闪点较高(>100°C),但仍需远离明火。 |
是否可以与酸性物质混合使用? | 可以,但会发生中和反应,需控制比例。 |
是否对人体有害? | 正常操作下较为安全,但吸入高浓度蒸汽或长时间皮肤接触可能造成不适。 |
如何储存该产品? | 建议密封保存于阴凉干燥处,避免阳光直射。 |
是否可用于食品级用途? | 一般不推荐,除非经过严格提纯与认证。 |
结语
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作为一种多功能有机胺化合物,在多个行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从基础化工原料到高端精细化学品,它的身影遍布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未来,随着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,该化合物的生产工艺将更加环保高效,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宽。
🔍 关键词总结:
表面活性剂、阳离子胺、季铵盐、乳化剂、润滑添加剂、环保生产、医药中间体、化工原料、日化用品、工业添加剂
📌 若您需要获取本产品的MSDS文档、出厂检测报告或样品,请联系相关供应商或生产厂家,以确保获得新、准确的信息。
🌏 欢迎点赞/收藏本文,分享更多实用化工知识! 📚💡
✅ 文章内容整理自公开资料与行业经验总结,仅供参考,实际使用请以产品说明书为准。